江苏常州金坛区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密码”——把更多的农田变成良田

文章来源:聚英云农 发布时间: 2023-10-31 17:47:30
阅读:127 次

近年来,金坛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态密码”,不断提升耕地的“含绿量”,切实筑牢粮食安全和生态治理双重底线。

 

护“土”守“粮”,以生态治理引领绿色发展

在金坛区金城镇培丰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道路宽阔平坦,沟渠纵横相连,连绵不断的稻田尽显勃勃生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2018年,该村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年度亩均增产达50公斤以上,粮食产量达1100公斤。由于建后管护规范长效,环境改善明显,又被市级美丽农田试点项目作为重点区域,进一步打造生态化农田。“主要建设沟路渠配套设施、涵洞设施、生态驳岸等”,金城镇培丰村经济合作社社长李明表示。其中,生态蓄水塘整治工程是重点,采用杉木桩护岸,种植鸢尾、菖蒲绿化,周围1000余亩农田退水通过2公里的生态沟渠汇集到生态蓄水塘。“如此一来,可削减退水中25%—30%的污染物质,农田退水水质得到显著改善,农田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近年来,金坛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等相结合,赋予了耕地更多“生态价值”。该区在东浦村、建春村、培丰村3个村探索开展生态农田试点建设,试点面积达1500亩,通过生态排水、农田退水等工程建设,实现“退水不直排、肥水不下河、养分再利用”,达到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减“白”添“绿”,以耕地提质夯实粮安根基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火热实践,让农田生态不断优化,水土流失得到遏制,投入品利用率、绿色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提高,这让高标准农田的“高”进一步体现在农产品的“高品质”上。目前,全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粮油良种的覆盖率达到100%,种植方式由原来的大众、单一转变为绿色、有机、生态,并形成了多个绿色优质稻麦油生产区。

值得一提的是,金坛区还通过全域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大力鼓励土地流转,扩大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牢固树立“高产、优质、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用“流转+整治”提升耕地“含绿量”,赋能产业高质量。

目前,全区有水稻规模化生产专业合作社65家、家庭农场227家,20亩以上规模种植面积占比达57%。“在持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我们创新集成了‘侧深施肥+免分蘖肥’‘小麦种肥同播’‘无人机+追肥’等技术模式,作业覆盖面积分别达适宜种植面积的30%、70%和60%。”金坛区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耕保科科长李勇介绍,“目前氮肥利用率达41%以上,实现了化肥减量、减次、提质、增效。”

2022年,全区化肥施用量19827吨、较2020年削减3.6%,农药使用量591吨、较2020年削减6.07%,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45.4吨、回收处置率达100%,省级监测评价良好等级率97.5%,位列全省第二。2022年,我区创成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

 

提“数”增“智”,以智慧模式带动产业增效

“现在种地样样都是机械化,我们当上了‘甩手掌柜’”,朱林镇唐王村种粮大户张金春开心地表示,“用无人机精准施药,不仅节约用水量,还提高了农药利用率,既经济又高效。”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金坛区将农田整合为宜机宜耕、能排能灌、稳产高产的“整片田”,尤其是在机械化作业和数字化管理的“加持”下,粮食产量、农田质量得到提升,乡村环境也大大改善,农业不断向数字化、节水化、生态化发展。

“去年,全区建设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项目5个,共935亩。通过加快推进灌区节水配套现代化建设与改造,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成为‘良田’的‘标配’。”金坛区农业农村局农业物质装备管理科科长钱俊介绍。今年,该区还启动“数字农田”建设,以灌溉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为目标,在指前镇建春村打造530亩“数字农田”,实行农田灌溉排水等田间管理的“数字化”作业,让“数字化土地”为农田生态建设注入新活力。

“十四五”期间,金坛区计划建设3万亩高标准农田。蓝图已经绘就,该区将继续通过绿色生态工艺、智能信息化管理等措施,真正实现粮食、生态双丰收,让“产业兴旺、农民富裕、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这里成为现实。

 

来源: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

聚英云农logo
邮箱:service@juyingele.com
电话:010-82899827/1 4006688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金隅嘉华大厦B座412室
聚英云农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