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红芪栽培技术

文章来源:聚英云农 发布时间: 2023-05-24 17:44:47
阅读:737 次

红芪是陇南的道地药材,也是甘肃的五大地产名贵中药材之一,主产武都、宕昌等县。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根,其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能。药理研究证明有强心、利尿、降压、护肝、抗肾炎、提高免疫等作用。

 

陇南红芪栽培技术

 

  一、生产条件

1.环境条件:生产产地应远离工矿区1000米以上,避开医院和生活污染源2000米以上,同时无公害红芪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适宜的海拔高度为1600~2200m,其中以1800~2000m层带品质最优。要求年平均气温8℃左右,≥10℃积温2300~2700℃,年降雨量500~600㎜,红芪茎叶生长期气温7~16℃,开花期气温17~19℃。

2.土壤条件:有良好的耕作层,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水性好的褐色或棕色砂质壤土最好;土质粘重、重盐碱地不宜,富含有机质以中性、微碱性为宜。

3.灌水条件:利用符合灌溉标准的地上水源或地下水源进行灌溉。

4.茬口选择:前茬作物以禾本科作物最佳,重茬地需进行土壤处理,豆类、油菜等地不宜种植。

 

  二、采种与种子处理

适宜该区生长的红芪品种有紫花岩黄芪(花紫色)和多序岩黄芪(花黄色或淡黄色)两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于种子成熟时从种株上将花梗剪下,放在通风处使种子后熟并阴干。播种前,选择色泽鲜艳、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放入40℃温水中,随时搅拌至凉,浸泡6~12小时,将水倒出,再用覆盖物闷12小时,待种子吸水膨胀或外皮破裂稍露白即可。

 

红芪种植

 

  三、育苗移栽

1.育苗:育苗地每公顷用农家肥30000kg再加磷酸二铵300kg混合施入作基肥,浓翻45㎝,耙细磨平做成宽120㎝、深30㎝的高畦。多采用秋播,一般在立秋前后播种,播种时在畦面上按行距25㎝,深3㎝,播幅10㎝的浅沟进行条播,将拌细绵沙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镇压即可。穴播比条播好,利于保墒,穴播多按20~25㎝的穴距开穴,每穴下种3~10粒,覆土1.5㎝踩平即可。每公顷播种量约需22.5~30kg。

2.苗期管理:最适发芽地温是15~20℃,土壤水分(墒情)以18~24%对出苗最有利,苗出齐后当高4~6㎝时进行第一次松土除草间苗,须浅锄忌过深伤苗,苗高8~10㎝时中耕除草带间苗,苗高15~20㎝时定苗,定苗后结合灌水可追施硫酸铵每亩5~10kg,一般每亩留壮苗2.2~2.4万株。

3.壮苗标准:其主要外部特征是:剪除地上部分后栽苗总长30㎝左右,竹筷样粗细,顶端1~2个饱满露白芽,剪除尾梢部多余的须根和中部的分枝(根),要求条直鲜嫩、无病虫危害、无残缺。

4.移栽:前茬收获后,结合深翻每公顷施农家肥(厩肥和人粪尿为主)30000kg和磷酸二铵300kg,使土肥混合,整平耙细,做成高畦。移栽时间可在秋末土壤墒情较好时进行,移栽按行距35~40㎝放线开沟,沟深20~30㎝,将种栽斜放入沟内,与沟向有一夹角,种栽之间头尾相连,覆土即可。

 

  四、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移栽后,应及时浇定植水,以后可根据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需水规律及气候条件、土壤墒情适时合理灌溉和排水,目的是保持土壤良好的通气性。一般生长季节可不灌溉,但如遇大旱天气,应考虑及时灌水,进入雨季(如立秋过后)应注意疏沟排水,以防烂根。定植后第二年5月上旬每公顷追施硫酸铵225kg和硫酸钾112.5kg、6月上旬每公顷追施尿素150kg、7月上旬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750kg、饼肥2250kg、农家肥30000kg。

应用聚英智能水肥一体控制系统,将灌溉作业的各环节串联起来,从灌溉水源到灌溉管道、从水质监测到土壤墒情监测,满足现有的大部分智能灌溉系统,获取灌溉区域土壤信息、灌溉水质等信息,执行云平台预设的灌溉策略,通过实时监测并根据具体肥力来调控施肥,若是检测到土壤中钾肥含量过于设置的参数,则自动打开水肥一体化设备施加钾肥,以精准数据为支撑科学施肥,提升肥料使用率。适用于农田滴灌,农田喷灌、种植和大面积灌区管理。

 

聚英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

 

2.植株调整:为了控制地上部分营养生长旺盛,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在翌年5月上旬至7月上旬进行打顶(摘心),一般可摘心3~4次,用枝剪截去顶端嫩梢部一段,生长期整个植株高度控制在60㎝左右。

3.病虫害防治:红芪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白粉病。

红芪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荚果,初期生有白色绒状霉斑,严重时霉斑布满叶片和荚果,后期在病斑上出现很多小黑点。造成叶片早期脱落。

根腐病:主要为害根部。发病初期,白色丝绒状物缠绕根上,此为病菌菌丝层或菌索,后期菌索变为紫褐色,并互相交织成为一层菌膜和菌核,在根茎交界地面部分尤为明显。根部自皮层向内部腐烂,最后全部根烂完,受害植株的上部表现先上部弱衰,叶片黄萎枯落,后期全株死亡。

防治措施:清除田间病残组织,严禁连作,与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轮作,轮作年限在三年以上。增施磷钾肥,选择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等。发现根腐病病株时及时拔除,并在病穴用石灰消毒,以防蔓延。土壤消毒预防根腐病,每亩施70%五氯硝基苯1.5kg或70%敌克松1.5~2kg,苗床用绿亨一号每平方米1克进行消毒。发病初期用2%农抗120或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7~10天喷一次,连喷3次。

红芪虫害主要有蚜虫和豆荚螟。育苗时适期早播,做到均匀播种。多施磷钾肥,促进红芪生长;忌与豆科作物连作和邻作;用宽30~50cm,长约80~100cm的黄色木板,涂上机油诱杀蚜虫;保护七星瓢虫、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异色瓢虫及食蚜蝇、蚜茧蜂等蚜虫天敌。采用40%乐果800~1200倍液、或1.8%爱福丁1号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用辛硫磷制成毒土,撒施于地表,毒杀幼虫;成虫盛发期,用90%晶体敌百虫稀释700~1000倍液,40%乐果乳油800倍液防治豆荚螟,间隔期15天,连续喷施3~4次。

 

红芪种植

 

  五、采挖

宜在秋末茎叶枯黄后开始,用镢头深挖(从地边开沟)。防止挖断主根和损伤外皮,挖出后切去地上部分,抖净泥土,剪去须根,晒至半干,鲜皮柔软时捆成小把进行搓条。可人工搓条,使其皮肉紧贴,条直,边晒边搓,晚上堆积发汗,连续搓晒三次,约25天左右水分含量降至10%以下时,芪条已质坚而绵。

清洗时限制使用洗衣粉、洗涤剂,用洗衣盆(或其它容器)直接用生活饮用水清洗,堆放在竹席(竹排)上阴干,再按标准切去头部,剪去毛须,分级捆扎。产品要求以条粗、直,外皮棕褐色,皱纹少,断面黄白色,粉性足,芳香微甘,无病虫伤害和机械损伤为佳。

聚英云农logo
邮箱:service@juyingele.com
电话:010-82899827/1 4006688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金隅嘉华大厦B座412室
聚英云农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