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低碳农业的推广是缓解世界资源压力、保护世界生态环境的重要战略,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低碳农业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等为主要目标,通过提高十壤有机质,发展农村新能源等来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的现代农业,当前世界农业化。
工业化等所释放出的温室气体约达150亿t碳,但低碳农业的大力发展可抵消80%甚至以上农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十壤 有机质含量、 做好病虫害防治、 发展农村可再生能 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 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及高碳汇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逐渐探索和推广了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农业部 2002年征集并筛选了生态农业模式:2003 年开始推广十大曲型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如北方的“四位一 体”生态模式、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南方 “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等,获得了很好的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低碳农业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亚太环境保护协会 2009年4月授予联合国 “全球生态 500 佳” --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河横村亚太(国际)低碳农业奖。河横村长期以来坚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农业及乡村生态旅游,致力于按照绿色产业标准规范产业行为和进行生产加工,以“河横” 大米,“三泰” 酱菜、“如春”蛋品。绿壳莫鸡蛋为代表的系列农产品深受消费者赞许。
其经验有3个方面:首先是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推广了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实用新技术。其次是发展生态农业。专门聘请南京农业大学编制了发展总体规划,建设了特种种植区、特种养殖区、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区、休闲观光区及科研示范区等5大功能区。第三是建设生态村庄。目前建成生态小区,景观河围绕小区,区内分布滨河小道、休闲亭和景观桥,并谝布果树作为绿化苗木。
虽然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低碳农业取得了诸多成效,但是在发展中依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比如理论研究和技术体系蒲弱: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政府缺乏扶持力度,政策配套不完善:农民参与不充分,参与积极性不高产业化水平低:政府宣传引导力度不够,缺乏消费者支持等问题。
农业系统碳增汇量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与经济发展水平呈5%显著性水平的负相关,全国26个省市碳吸收量大干碳排放量:各地区碳汇水平影响因素相关性有明显的地方特征,但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的固碳能力较高,其次为草原、果园:各省份碳源水平影响因素相关性程度有所差别,但影响碳排放水平主要是农业能源的使用,其次是畜禽饲养、秸秆燃烧和农业投入品。
低碳农业的实践的问题要通过系列方法进行解决,如加强媒体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低碳农业发展理念:健全低碳农业法律体系,落实财政补贴和管理制度:制定低碳农业标准,规范企业和农户生产行为:控制农业领域碳排放,加大低碳农业技术创新:建立农业碳信用交易场所,尝试开发农业碳点:拓宽生态农业投融资渠道,增加财政扶持力度等。
关于碳中和的几点对策
第一,碳中和是整个地球村的事情。地球只有一个,不同国家的不同人群,都在共同的天空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碳中和是世界所有人类、全部国家共同的目标,只有全世界统一努力、协同才能够真正实现碳中和的理想。
第二,碳中和要技术、政策和市场多体系合一推动。碳中和目标的达成要面对极为复杂的问题,复杂问题的解决势必要通过系统化的方式,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事情,也是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事情,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要协同推动,持续增加资源的投入。
第三,碳中和需要个人“脱碳”意识不断提升。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为碳中和作出青献,应该具备“脱碳”意识,减少个人的“碳足迹”,短期与长期结合、小我与大我融合。通过个体的不断推动,达到整体的成效,从现在开始诼步从意识到行为,个体加整体推动碳中和目标达成。
第四,碳中和要充分发挥赋能“零碳”的数据力量。数据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要素,相对于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数据要素是越用越多,不会减少,并且天生具有赋能“零碳”的属性,数据的产生要依托基础设施的支撑,但其作用可以提高“脱碳”效率,较少涉碳领域的碳排放。数字经济时代下构建零碳新经济。
来源:新农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