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绚丽篇章

文章来源:聚英云农 发布时间: 2023-03-15 17:31:32
阅读:213 次

云南陆良县清河社区辖11个村(居)民小组,1088户、3398人,距离县城4公里,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陆良县按照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创建“百千万”示范工程要求,紧扣市委市政府陆良现场办公会确定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高端食品加工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定位,立足清河社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资源禀赋,集中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强基础、兴产业、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全面盘活沉睡资源,将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农牧田园景观,全面统筹制定村庄规划,发展康养旅游业,打造绿色膳食、乡村漫步、恬淡休憩等集养生、养老、度假为一体的健康养生村落,让美丽乡村建设既留得住乡愁又见得到美景,先行先试打造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清河范本”。

 

规划先行谋新篇

清河社区紧扣曲靖市委、市政府定位陆良县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点”的目标,研究制定了《陆良县清河社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实施方案》,坚持“规划先行、高位推进、打造亮点”原则,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结合社区乡土风貌、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现状,最大限度保留社区原有风貌和格局,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通过邀请专业机构、聘请专家团队、干部回乡规划、组建专业团队等方式,多方集聚智力、汇聚思路、形成“多规合一”的具体规划,全面统筹制定社区规划。

 

整合资源强保障

清河社区突出资金撬动,整合乡村振兴四位一体、水美乡村等各类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组织发动群众以工代赈折合资金600余万元,引导群众投资320万元,实现了“多个渠道取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整合模式,在资金分配上,县直部门负责全局谋划、政策指引,乡镇提前谋划、储备项目,确立了“先谋事再找钱”“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思路。

 

汇聚人才促发展

统筹专家教授团队,聘请知名专家定向把脉、乡村CEO、基层组织力量、群众力量,支持乡村建设。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到清河社区示范点指导,为示范点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库咨询服务,提出建设思路,明确建设方向。陆良县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任副指挥长,市管职级干部为组长,抽调30余名县管职级干部组建9个工作专班,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县委书记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强力推动工作落实。三岔河镇党委政府集中优势力量和主要精力投入到示范点建设,做到政策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跑出了乡村振兴“清河速度”,首创“党建+乡村CEO”培养模式。组建“村组两级党组织书记+乡村CEO”管理团队,成立曲靖浩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由清河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公司董事长,向社会招聘乡村CEO3名,将乡村CEO前置到乡村建设阶段,让其熟悉示范园建设的总体规划、资金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产状况、经营方式、利益联结等情况,为后期资产管理、业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成效展示等夯实基础。大力培育本土乡村旅游经营服务人才,深化“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选聘熟悉乡村旅游、文化传承开发等方面的“土专家”,邀请退休干部、乡贤、懂技术会经营的外出务工者等40余人组建“返乡能人”顾问团,让越来越多的“田秀才”“土专家”“巧绣娘”闻令而动、纷踏而上,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带领者。

 

建章立制强治理

为强化基层治理成效,清河社区探索形成了运行组织化、管理网格化、支撑信息化、服务精细化、协同一体化,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的“五化三治”乡村治理新路径,构建起县委主导、乡镇主抓、村社主战、网格主力、群众主体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积极推进管理网格化,搭建形成了县级指挥、乡级调度、村级管理、组级分流、各级上报、户级反映“一贯到底”的网格服务体系。结合清廉村居、党员远程教育、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活动,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构建组织健全、全网覆盖、全员参与,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同时,发挥爱心超市的作用,推出红黑榜积分管理,通过积分兑换物品、兑换资源、兑换服务、兑换荣誉,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事事有人做、户户有人管,让群众积极参与村中事务处理,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清河社区坚持把干净整洁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和长期任务,以推进森林村庄示范村、“田间三包”和“百花巷、农耕文化巷”等特色村巷建设为重点,开展庭院绿化、拆除废旧宅基、坑塘整治作为切入口,拆除危房110户231.5间8103平方米。高标准打造小花园、休憩园,修建休闲广场、并在社区内修建凉亭、长廊、步梯等新景观,实施了厕所改造,生活垃圾严格按照“村收集、集中处理”模式运转,建立了村级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完善了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定期开展卫生清理活动,以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做到了环境整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近年来,清河社区先后获得云南省“卫生村”、曲靖市“美丽村庄”、曲靖市“四星级文明村”、曲靖市“清廉村居”、陆良县“森林村庄”等称号。

 

稳产业促就业

产业连着就业,是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农业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清河社区有耕地1664亩,人均0.51亩,全部是水利条件便利的水田。社区“两委”围绕鼓起群众的“粮袋子和钱袋子”,依托地肥、水丰、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种植茭白、莲藕、茨菇等水生蔬菜1200多亩,其他蔬菜400多亩、发展水产养殖400亩。通过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引导部分村民将土地流转到种植大户手里,再由种植大户将村民返聘到蔬菜基地务工,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蔬菜产业发展呈现了高效、连片、现代的发展势头,2019年,清河社区仅蔬菜一项收入18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040元,成了陆良县有名的水生蔬菜专业社区。2022年水生蔬菜合作社共种植茨菇、茭白100亩,年产250余吨,产值达100余万元,主要销往广东、江苏、重庆、浙江等地,社区增加4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为后期进一步发展田园综合体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清河社区正筹建一个占地20亩,投资440万元的水生蔬菜交易中心,组建电商销售平台,培育植入村庄商业业态,建设蔬菜分拣交易中心,开发就业岗位300余个,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

 

打造荷花里品牌

清河社区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为基础,结合人居环境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作,因地制宜地对各巷道进行“角色”定位,打造独具特色的巷道文化,在党支部的示范带动下,党员群众无偿捐献花卉、刺绣、老物件、老照片等物品800余件,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村史馆、百花巷、玫瑰巷、农耕文化巷、法治巷等特色巷道,发展亲子农场和休闲观光农业,清河社区荷花里成了休闲康养好去处,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清河社区挖掘本土资源,整理、挖掘、宣传本地人文故事,总结提炼“清河精神”,创办荷花里文创工作室,成立云南陆良书法协会清河分会,组建荷花里民间文艺队,开展荷花里首届春节文艺演出,有效整合和激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厚重底色,通过文化打造引来了游客,就有了旅游经济,社区居民支起了小吃摊子做起了生意。2023年春节以来,运行了“一码收费、一站返利、统管运营”的商业化运营机制,共接待游客5.5万人,单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达到1.2万人,共有38户农民参与业态经营,营业额达到38.6万余元。

清河社区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探索乡村旅游特色发展之路,挖掘文化旅游特色,全面提升社区旅游服务功能,打造了以荷花里为招牌,集图书阅读、旅游服务、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为一体的新型文化业态,盘活了白水塘风景区、紫溪湿地公园,乡村旅游发展红红火火,产品业态丰富、富民增收效益提升。

如今的清河社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以生态田园、农耕体验园、花园景观,休闲度假、手工作坊、亲子活动、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备受追捧,清河社区赚足了人气,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正成为美好现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清河社区以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为抓手,力图形成可推广、有特色的田园乡村示范点,以点带面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让乡村成为城里人向往、农村人留恋的地方。

陆良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陆良县将紧紧牵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根据村庄自然条件和产业特色,以推进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落脚点,全面发展绿色经济。重点打造生态休闲、绿色康养、特色农业、文化体验等乡村振兴新亮点,先行先试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全力推进“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示范点,打造出一批生态宜居、百姓富裕、乡里和谐的美好生活示范村。

 

来源:云南网

聚英云农logo
邮箱:service@juyingele.com
电话:010-82899827/1 4006688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金隅嘉华大厦B座412室
聚英云农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