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大督查在行动:农田机电井成“摆设” ,浪费国家项目资金】近日,这则新闻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内蒙古通辽市出现的农田机电成“摆设”问题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国务院大督查指出通辽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多年不完工、有井无水、有水无泵、有泵无电、管道不通等问题。
近年来,各地争取中央及自治区各类项目资金,开展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农业等重大项目建设。为何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现代农业设备使用效果不佳,甚至“打了水漂”?
国家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智慧农业肯定是希望带给农民方便,现在变成摆设,令人闹心、痛心。
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掉在地上摔八瓣。新兴的智慧农业依托新型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升级,既能提供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劳动轻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精细化和集约化水平。
智慧农业本身就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相互融合的技术,不能单纯地就技术谈技术,而忽视掉农业生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在智慧农业推广应用过程中,应该顺应农民呼声,贴合生产实际,将良种、良法、良机、良技等密切结合,形成适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的智慧农业方案。
只有这样,智慧农业才能落地开花,而不是简单地在田地里安装了几台智能化设备,打造华而不实的“盆景”。
我国的国有农垦系统、大中型农业企业与合作社在发展智慧农业与实施数字化转型方面,与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大中型企业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基于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
但是,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小农业生产者,他们大多尚未完全步入数字时代。因此,针对他们的智慧农业、数字化转型方案需要有所差别——既要看到小农生产在应用整套数字化设备方面的局限性,不能盲目设想他们能够在短时期内就从手工与半机械化劳作跨越到智能化生产;又要看到小农户参与数字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以及帮助小农户共享数字红利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