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灌溉中的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科学深度融合,构建起 “感知 - 决策 - 执行” 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了水分与养分的按需供给。从设施大棚的精细种植到广阔田野的规模化生产,这项技术正以差异化的应用...
如果黑土地会“说话”,它会透露怎样的秘密? 在吉林,一株稻穗的弯度、一粒玉米的糖分、一方土壤的呼吸,正被转化成一行行清晰的数据。这些数据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打开“新丰收时代”的金钥匙——它们让无人机知道何时洒药,让...
在全球水资源短缺与粮食需求增长的双重压力下,传统农业 “大水漫灌”“粗放施肥” 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据统计,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 60% 以上,但水分利用率仅为 40%-50%,远低于发达国家 70%-80% 的水平;同时,过量施肥导...
10月7日,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君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工作人员正忙着烘干玉米。应对持续阴雨天气,无棣县20余个玉米烘干中心开足马力,日烘干能力达4000多吨,有效解决玉米收获后的储存问题,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当前,我省...
在智慧农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水肥一体化系统已成为设施农业(如温室大棚、智能种植园)实现 “精准施肥、高效节水” 的核心装备。而系统能否精准控制水肥混合液的 EC 值(电导率,反映养分浓度)与 pH 值(酸碱度,影响养分吸收),...
2025年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提出,提质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推进12个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建设,推出5-10条精品线路。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引入社会资本、发展高端民宿集群,有效带动村民增收,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目前,蓟州区多个...
在规模化种植领域,“水肥管理” 始终是影响产量与效益的关键环节。传统种植中,大水漫灌导致水资源浪费率超 50%,人工撒肥不仅肥料利用率不足 30%,还易引发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随着农业智能化升级,水肥一体化系...
9月25日,“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BRFV)和番茄斑萎病毒(TSWV)双靶标二合一快速检测试纸条”在北京市顺义区发布。记者在会上获悉,该成果由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研发,...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抓紧强化我市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促进先进装备企业和农业新主体供需两端精准对接,进一步优化提升我市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2025年9月24日,“北京智能农机装备观摩交流活动”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