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拉开帷幕,有关国家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知名专家学者等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粮食减损治理机制、技术应用等,携手促进全球粮食安全。 节粮减损为何重要?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
在河南安阳的万亩麦田里,农民老张蹲在地头,指尖捻起一撮黄土,眉头紧锁——这是延续千年的“墒情土法”。而百米外的农业科技站内,墒情传感器正将土壤含水量数据实时传向云端。古老经验与现代科技的碰撞间,一场关乎国家粮食...
7月23日,我省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数据显示,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9.79亿元,同比增长4.3%,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均保持4.0%以上的增速。 农业是我省的最大优势,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半年,全省一产增加值365.57亿元,同...
7月18日,在沽源县白土窑乡四道营村的大片盐碱地里,翠绿的藜麦苗长势喜人。 张家口市目前有盐碱耕地53.18万亩,主要分布在沽源县、康保县、阳原县、宣化区等9个县区。近年来,该市积极探索盐碱地改良新技术和新模式,坚持“...
当古老的犁铧仍在田间喘息,数字化的犁铧已划开农业的未来土壤。在山东寿光智能温室里,传感器实时感知空气温湿度与土壤墒情,数据如江河汇入“云端大脑”,自动灌溉与补光系统随之起舞;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上,无人驾驶的播种...
盛夏的松花江畔,稻浪翻绿、玉米拔节。日前,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万亩稻田里,传感器闪着蓝光,无人机掠过稻尖,实时数据在指挥中心大屏上滚动更新……这是佳木斯市以“数字引擎”护航粮食丰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
烈日炙烤着龟裂的土地,老农王德顺直起酸痛的腰背,汗水沿着黝黑的皱纹滑落。他望着眼前稀疏的麦苗,眼神里交织着期盼与忧虑——靠天吃饭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千里之外的荷兰温室里,工程师汉斯轻点平板电脑,传感器数据在屏...
7月19日,“2025京津冀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北京鲜食玉米节”亮相城市副中心于家务乡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来自全国31家企事业单位的138个鲜食玉米新品种亮相,300多名鲜食玉米专家、企业代表、经销商、种植大户、基...
盛夏,一场透雨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沃野田畴满目碧绿,成方连片的玉米浓郁青翠,设施大棚整齐划一,葡萄绿蔓萦绕,大棚冬枣红晕初染,无人机空中盘旋,智能农机在田野上驰骋。俯瞰盐田色彩斑斓,方田里棉花苗正舒展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