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保助推长春市生态农业走上快车道

文章来源:聚英云农 发布时间: 2022-07-29 16:52:50
阅读:254 次

大暑,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伏天是稻瘟病防治的最佳时期,7月27日,榆树市在水稻主产区开展85万亩飞机航化作业,防治水稻稻瘟病等病害。随着发动机轰鸣,满载“营养”的直升机起飞后,不到20分钟便完成了一次作业。

 

榆树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在2021年两架直升机基础上,增加至5架,提高作业效率。我们以乡镇为单位,一天能完成6万亩到7万亩的航化作业,除了27日针对水稻的作业,在8月中上旬我们还会针对玉米进行50万亩的作业。”

 

飞机防化作业的优点突出、防治效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次作业,确保在最佳防治期内完成防治。特别是对一些大面积突发病虫害防治效果更为明显。飞机航化作业每亩实际成本比农户自己操作成本略低,还能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防治标准一致,防治集中连片,可有效地防治病害二次侵染,有效地实现了农药减量。

 

减肥减药,仅是长春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环节。近年来,长春市充分吸收和传承传统农业精华,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通过绿色植保、化肥减量、农药减量、测土配方、有机种植、秸秆综合利用、循环农业等方法加快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并结出了累累硕果。

 

大暑酷热、雨水多,杂草疯长、虫出没,目前长春市农业植保进入高潮阶段。走进榆树市大坡镇西山村,田里的水稻已戴上浅金色的帽子,施叶面肥的无人机低空盘旋弄乱了水稻的“发型”,稻田里鸭声一片,害虫诱捕器全天候“站岗”,赤眼蜂藏在球里“以虫治虫”狙击二化螟虫的虫卵……绿色植保成为西山村连续8年被评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基地的关键一环。

 

“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今年得到中央一号文件“指南”的不仅在西山村,也在长春市大多数农村都明确了农业绿色种植的管理方向:绿色植保有利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保证粮食持续安全生产。

 

农药列入土地“黑名单”

绿色防控成了香饽饽

 

化肥的长期使用,使土壤变得板结;“直给”的化学农药抄了近路,却污染了水、大气等,还会残留在粮食、水果、蔬菜中;农药包装废弃物随处可见,直接污染环境,并带来面源污染……面对实际问题,长春市持续推广绿色种植、绿色植保、化肥农药减量行动。

 

“夏季植保是一年中使用农药最多的阶段,除草的、防虫的种类太多了。但是某一种农药使用效果好,农民就会长期单一使用,即使发现该药对病虫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更换品种,而是采用加大用药量的办法。造成病虫害抗药性越来越强,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农药剂量越用越大的恶性循环。”榆树市环城乡增益合作社负责人马占有说:“种植业结构调整、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生态防治才是我们合作社的选择,效果也很好。”

 

2021年,长春市集成推广一批成熟的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推广了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控、玉米螟和二化螟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全市完成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推广866.27万亩、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63.94万亩、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控35.43万亩,通过生物技术和理化诱控技术的推广实施,减少农药使用次数1次~2次。

 

“农业技术+科技支持”

农民实行生态植保更顺畅

 

农业科技和技术的更新也是长春市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之一,2021年长春市开展了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市级培训班等活动,聘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专家,讲解农业航空植保技术、稻田养蟹技术、食诱剂应用技术等,使全市植保技术人员和种粮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知识结构得到及时更新。

 

面对易生长杂草、害虫较多的水田,农安县黄鱼圈乡潘太刚合作社一招保护性耕作稻草还田技术,从根源上避免了问题的发生。“合作社现在每年节省出10天的农时,肥料使用率减少20%,节省10万余元成本,每公顷可增产1000公斤,稻田有机质增加0.1%~0.3%,还改良了盐碱地。 ”合作社负责人潘太刚说。

 

长春市植物保护检疫站孙站长告诉记者,通过科技支持,长春市在新立城水库和石头口门水库两大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实施水稻稻瘟病生物防治7.27万亩,促进了长春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绿色植保多管齐下

防虫布下“天罗地网”

 

“二化螟是常见害虫,大多数农民偏爱用二化螟的天敌赤眼蜂来克制它。而且这种生物防治成本低,一亩地里放3个装有赤眼蜂的球,就不怕虫子来祸害庄稼了,对土壤和自然环境也没有影响,不会造成其他污染。”大坡镇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樊树军说,村里的植保措施优先考虑用自然或物理手法解决,有许多农户在稻田里养鸭子和蟹,也有根据害虫的趋光性布置诱捕灯的。

 

赤眼蜂的生物防治在西山村的植保效果显而易见,使用后平均每公顷能为秋收挽回水稻450公斤,配合空中无人机植保与其他绿色防控措施,与村中未使用的水田对比,减少了82.7%的病虫害。

 

“‘伏里起西风,稻管易生虫’。实行绿色生产技术种植,水稻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性都提高了,产量也提升了,价格自然就上来了。”西山村农民李云霞告诉记者,村里的水稻,从育苗到移栽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种地更加省事了。

 

在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试验田里,一款专门针对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研制的监测设备,每晚都会通过上百米高的光源监测引诱害虫。“一旦发生虫害,高空测报灯就会引诱大量害虫进入虫箱,提供第一手情报。即便未发生虫害,高空测报灯也会根据测报情况,进行综合防治。”相关负责人刘德明说,贪夜蛾随着高空气流飞行,受到侵袭的农田将会减产10%~25%,最好的防控方法就是早发现、早预防。

 

来源:长春日报

聚英云农logo
邮箱:service@juyingele.com
电话:010-82899827/1 4006688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金隅嘉华大厦B座412室
聚英云农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