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这个高大上的概念,与农业会产生什么样的碰撞,这是大家都想不到的。其实物联网能够对农业各个环节产生改造,提升加强各个环节的协调与配合。
IOT ,也就是物联网,通过大量的感知类设备获取物品的相关信息,无线传输获取数据,由此诞生的农业物联网,协助汇集有关气候、湿度、温度和土壤肥力等条件的信息,了解何时土壤缺水,何时土壤肥力不够,联动控制水肥一体设备。
在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中构建了一个系统,集资本密集与技术于一体的系统,是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表现,在感知设备帮助下实时获取作物禽畜的状况,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用手机电脑查看情况,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非常高效。
在农业物联网中,负责监测的传感器主要有土壤、气象、温湿度、光照、植物生长监测等设备,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态,远程查看相关数据,不再需要固定一个人看着大棚、养殖场。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农业进步的潜力,比如这几项:
1、大数据管理,传感器等设备获取了大量农业种植生产或养殖中的数据,一方面可以指导生产方式改进,另一方面也是衡量生产方式、员工管理能力、总体业务状况的方式之一,加强各个环节的管控能力。
2、更好地控制内部流程,从而降低生产风险。根据各个环节的作物禽畜的生长参数,预估产量,含量规划产品分销。
3、由于数据能够直观反馈作物或牲畜生长中的各个变化,一旦出现任何异常了,也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生产、成本管理的控制力,减少浪费。
4、通过流程自动化提高业务效率。由于加强了作物和禽畜生长的监测,对于各个环节的相应调控力也提升了不少,举个例子在小麦灌浆期,一要确保土壤湿度,二要有充足光照,防治吸浆虫、蚜虫、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令小麦颗粒饱满,这一阶段可以通过智慧农业自动化设置灌溉,根据土壤湿度来施加水肥。
5、提高农作物的质产量,这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工厂批量生产,将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环境条件等量化成数字,将水肥、光照等等交给物联网系统来执行,让作物在各个生长节点都能在最佳条件下生长,提高农作物质量。
农业物联网就是通过监测了解的前提下,为作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是未来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目前已经在山东浙江等地区开始落地实施,其他地区也在逐步进行中,相信有一天实现农业生产的远程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