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一点,田间灌溉:无线控制系统开启灌溉新模式

文章来源:聚英云农 发布时间: 2025-09-29 15:24:51
阅读:4 次

“轻点屏幕,327 亩棉田的滴灌系统自动启动;滑动指尖,土壤湿度、水肥流量数据实时更新。” 新疆精河县棉农丁红山的操作,正是无线灌溉控制系统重塑农业生产的生动缩影。如今,这种 “手机种地” 的新模式正从梅州蕉岭的数字农田蔓延到河南新乡的玉米基地,用科技之力破解传统灌溉难题。

无线灌溉控制系统的核心魅力在于 “隔空问诊、精准开方”。其技术架构由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与应用层构成:田间部署的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站等设备如同 “神经末梢”,实时捕捉墒情、温度等数据;LoRa、5G 等无线技术化身 “信息高速公路”,将数据瞬时传至云平台;经过 AI 算法分析,系统自动生成灌溉方案,最终通过手机 APP 或电脑端实现远程操控。在蕉岭县乌土村的数字农田,这套系统让农户一键即可完成 90 亩农地的水肥灌溉,四情监测点还能提前预警病虫害风险。

相较于传统灌溉,新模式实现了 “三节三增” 的质变。节水方面,河南新乡的玉米基地节水率高达 45%,新疆精河县的数字孪生灌区年节水 894 万立方米;梅州的 5G 水肥一体化系统更将水资源利用率提升近 70%。节本上,新乡基地 100 亩地灌溉时间从 10 天缩至 3 天,精河棉农轩宝林仅水费一年就节省 1 万多元。增效成果同样显著:新乡优质小麦亩产增加 200 斤,附加值提升 5%;精河灌区整体增收 2645 万元,印证了 “良田配良技” 的发展逻辑。

技术融合让灌溉系统更具 “智慧”。梅州移动打造的三维数字农田模型,实现了从规划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精河县的数字孪生技术将地下管网数字化,让水资源调度可视可控;太阳能供电与远红外虫情防治的配套应用,更赋予系统绿色环保属性。这些创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数字农田信息化平台实现集成管理,让农户真正做到 “一手掌握” 农情。

从全球视野看,物联网智慧灌溉市场正以 5.1% 的年增速扩张,2031 年规模将接近 20.59 亿元。随着成本降低与技术普及,更多农户将享受到科技红利。当手机成为 “新农具”,数据成为 “新农资”,无线控制系统不仅改写了农业灌溉的传统图景,更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聚英云农logo
邮箱:service@juyingele.com
电话:010-82899827/1 4006688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金隅嘉华大厦B座412室
聚英云农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