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草莓温度控制在什么范围合适?

文章来源:聚英云农 发布时间: 2025-02-06 17:25:13
阅读:55 次

大棚种植草莓是一项精细的农业活动,其中温度控制是影响草莓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草莓作为一种喜欢温暖气候的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但为了保证其最佳生长状态,种植者需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精细调控。

草莓的生长适温一般为18℃至26℃,这一温度范围有利于草莓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当温度超过30℃或低于5℃时,草莓的生长会受到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减产或品质下降。因此,在大棚种植草莓时,种植者必须密切关注温度变化,确保大棚内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波动。

大棚种植草莓温度控制在什么范围合适?

在草莓种植的初期阶段,即定植后的阶段,为了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和根系发育,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8℃至30℃。这个温度范围有助于草莓植株迅速适应新的生长环境,促进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但需注意,当温度超过30℃时,应及时通风降温,以防止高温灼伤植株。夜间温度则控制在12℃至15℃,最低不低于8℃,以确保植株能够正常进行夜间生长和养分积累。在这个阶段,合理的温度控制对于草莓植株的健壮生长至关重要。

随着草莓植株的生长,花蕾逐渐显现,进入现蕾期。此时,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至28℃,以促进花芽分化与发育。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助于草莓植株形成健康的花蕾,为后续的开花结果打下坚实基础。夜间温度则需适当降低至10℃至12℃,避免夜温过高导致腋花芽退化,影响雌雄蕊的正常发育。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夜间温度不宜过高,超过13℃可能会导致腋花芽退化,进而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开花期是草莓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3℃至25℃,这样的温度既有利于花朵的开放,又便于授粉受精的顺利进行。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助于提高草莓的授粉成功率,从而增加果实的数量和质量。夜间温度则应控制在8℃至10℃,以保证花粉的活性与授粉的成功率。在这个阶段,种植者还可以在棚内放置蜜蜂进行授粉,进一步提升授粉效果,提高草莓的产量与品质。

在草莓的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应维持在20℃至25℃,这个温度范围既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又能促进果实的膨大。而到了夜间,温度管理同样不可忽视,建议将温度控制在8℃至12℃之间。这样的昼夜温差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果实的品质,使草莓更加香甜多汁,还能有效避免果实因温度过高而早熟或变形。

智能薄膜连栋大棚监控系统

为了提升草莓种植效率,聚英云农推出了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一种依靠手机端云平台实现改变植物生长环境的控制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气象传感器24小时获取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等数据,结合作物生长条件,设定在云平台的管理策略,联动控制内外遮阳系统、通风降温系统等设备,实现温湿度的自动控制。

1、环境实时监测:在线监测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土壤温湿度等数据,可24小时不间断运行,获取频率最快可达一分钟一次,监测频率可调整。实时采集温室里环境数据,支持接入网络摄像头,视频监控画面与监测数据同步传输,同屏反馈在手机电脑端云平台上;

2、异常预警:针对种植作物的生产特性,设定监测环境参数的报警阈值,环境数据信息上传至云平台后,自动分析环境数据是否异常,一旦达到报警阈值,自动向管理者示警,具体方式有手机短信/语音、微信公众号消息、云平台消息等形式,内容包括:示警时间、示警原因、故障异常地点等;

3、数据管理:实时监控并记录温室环境数据,包括监控画面,上传到云平台并以时间为节点,留存监测记录。支持查询任一时间段记录、导出Excel表格、回放监控视频等,结合云平台智能分析数据,指导农业生产作业;

4、自动化控制:支持手动、自动、远程三种控制方式,三者之间可灵活切换,其中手动控制的优先级最高。

手动控制:人工手动操控智能控制柜的按钮,多于紧急情况;

自动控制:设定好云平台的管理参数后,由系统自动执行。根据监测数据实时自动化运行设备的开关,比如室温超过30℃时,自动开启通风降温、内外遮阳等系统,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到温度低于20℃时,关闭相应系统,完成一次降温作业;

远程控制:依然需要借助手机APP/PC端云平台,在任何能联网的手机或者电脑上,不限时间、地点的操控棚内设备的开关;

科学应用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管理者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农业技能,合理调整管理参数,充分发挥控制系统的优势,依靠数字,实现自动化调控温室大棚,打造智慧温室。

聚英云农logo
邮箱:service@juyingele.com
电话:010-82899827/1 4006688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金隅嘉华大厦B座412室
聚英云农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