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形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对我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规划引领智慧农业发展
一是基础建设方面,借助各类先进网络技术将智慧农业项目纳入政府部门新建项目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中,在农业生产和经营行业中提前构建工业互联网、数据共享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网络等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设备,吸引更多经营主体进入智慧农业领域。二是资源整合方面,成立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科学整合工信、网信教育、“三农”工作等部门,以及高校和社会科研机构等多方的资源与力量,形成协同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的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加强智慧农业项目资金的统筹力度,优化资金使用效益,构建与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实际需求相匹配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三是统筹规划方面,根据智慧农业项目功效比高、数据和算力强大的特点,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并合理引导,根据规范制度,鼓励适度流转农村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提升智慧农业应用场景规模;统筹智慧农业与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打造万亿级绿色食品集群、推进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以及高标准良田建设的关系,将智慧农业作为积蓄新发展动能的有力举措。
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水平
一是要做好智慧农业领域中的专项技术研发工作,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智慧育种、智慧种(养)殖、智慧畜牧、农作物生长模型、农业生产监测控制平台系统等都是智慧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核心内容。持续加大对关键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以产业基金、企业资金以及政府专项基金等多样化的方式共同攻克各项产业技术短板。二是要加大智慧农业领域各类通用性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普及程度。借助国家主导开发的各类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对各个地区的农业资源进行通用化整合,构建与各类通用性技术更加匹配的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三是要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农业农村管理数据、空间数据等数据上图入库,实现可视化管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改造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竞争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应用能力
一是要加强培训,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应用能力。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能力提升、“三区”人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各类科技培训,使农业经营主体切实掌握相关领域智慧农业的技术方法。二是要加强扶持,推动智慧农业项目落地落实。出台全省统一标准、各地差异发展的智慧农业项目扶持政策,加强对物联网传感器、农场ERP、农作物影像分析等智慧农业重点技术的推介,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三是吸引优秀人才,优化智慧农业从业人员结构。鼓励相关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在毕业后积极投身到智慧农业发展领域中,支持他们参与数字化农业和智能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
推进智慧农业良性循环发展
一是加强数据的采集和共享。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数据收集体系和观测平台,全面采集农业产业生产链、农业自然资源和种质资源等领域的信息数据。政府相关部门主导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和共享。二是加强数据使用的标准和规范。针对智慧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如农业大棚、农机定位、农作物生长和精准化种植等,由本领域的责任部门、专家学者联同应用单位共同编制更具规范性的信息数据标准,主要包括质量标准、数据形式、数据适应性等方面的具体规范和流程标准,提升所构建的物联网模块在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等方面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三是加强数据信息的集成和协同。统筹数据中心、云服务、数据流通与治理、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关键环节,协同设计大数据中心体系总体架构和发展路径。优化和升级数字化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将农业物联网数据与云计算、农业遥感、智能灌溉、农产品质量溯源、农业电子商务、溯源技术、数据仓库和供应链管理进行互动匹配,逐步实现种植、土壤、天气、施肥、水文、经营等方面数据的集成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自然灾害预警、农作物生长实时监测、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质量控制和经营决策等各项智能化服务。
建立智慧农业发展示范园区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在综合考虑各地区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以因地制宜为原则统筹规划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建立与本地区实际情况最匹配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开放发展。将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先进互联网技术与智慧农业发展示范园区建设有效融合,建设更加开放的智慧农业发展园区,提升园区的智能化水平和实际生产效率。三是坚持耦合发展。持续改进示范园区生产经营管理的机制体系,及时完善园区数字化软硬件设施,主动对接上下游产业链条,实现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耦合发展。
加大智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处理好“智慧”与“农业”的关系。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融合,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为传统农学专业赋能,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二是要处理好“专业技术”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智慧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自觉提升专业技术素能,树立到乡村振兴主战场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培养“一懂两爱”的“新农人”。三是要处理好“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关系。坚持学历教育强基铸魂与非学历教育技能提升并重,在做好统招在校生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挥科技、智力、师资优势,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产业振兴“头雁”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培养更多乡土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