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形势、特征与重点

文章来源:聚英云农 发布时间: 2023-12-19 09:55:57
阅读:101 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的发力期。数字乡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赋能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革,可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转变农村产业增长模式、促进农民生活便捷化,同时也契合乡村治理的智慧化需求。

 

数字乡村建设:形势、特征与重点

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形势与特征

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得到持续充分的发展。在打造现代化农业、建设现代化农村的新形势下,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呈现以下特征:

首先,持续改善硬件基础设施条件。我国不断深化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信网络设施、数字化农业设施、智慧教育医疗设施等,数字乡村的信息大动脉初步形成。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51万个村级单位均已通宽带,行政村宽带比例提升至100%,农村与城市“同网同速”。

2022年,第八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累计支持全国超过9000个农村4G、5G基站建设,面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逐步推动5G网络建设。未来,我国5G网络将进一步向农村地区覆盖延伸,农村信息传输速度与通信效率持续显著提高。此外,农村医疗借助智慧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乡村课堂引入5G VR教学、5G人工智能教学,使授课更便捷、教育更生动。

农村正加快建设智能农业设施,包括智能化农机具、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山东、广东、江苏等地打造一批无人农场、无人牧场和植物工厂,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无人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赋能乡村产业成效正在显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型农业是农民创业、就业的好帮手,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业态。2022年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313.8亿元,同比增长9.2%,农产品网络零售增势良好。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效益,打造规模化的市场走势,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知名企业扶持一大批农产品的生产、包装、推广供应链,赋能产品的品牌化发展。县域电商从过去追求速度到效益先行,由追求数量到质量转型,由追求品种转向品牌认证。随着特色电商的兴起,农村以短视频应用为先导,带动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再次,增强农民生活便利化幸福感。“互联网+”的发展模式通过优化乡村基础设施,提质乡村数字生活,构建更智能贴心的乡村服务。数字技术正持续并广泛改革农村政务、商务、教育以及医疗体系。农村政务数字化部署不断推进,“一网统管”加速布局,初步实现全国49.2万个村民委员会信息集中汇聚,有效提升基层乡村治理效率。

2022年我国农村地区在线教育和互联网医疗用户分别占农村网民整体的31.8%和21.5%,较上年分别增长2.7%和4.1%,农村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数字化服务供给持续增长。随着电商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正享受网购的便捷红利。2022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同时,数字技术普及使农村金融服务更便捷高效。截至2022年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已经达到236.9万个,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增强了农民生活的便捷性与幸福感。

最后,契合乡村治理的智慧化需求。数字技术普及对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应用为农村政务、社会管理、灾害预警提供便利。借助智能大数据,多地建立信息化政务交流平台,实现乡村信息广泛共享,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互联网+政务”助力农民便捷办事,基层治理效率显著提升。同时,通过社区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村民信息登记、管理以及查询,完善网格化治理机制。此外,多个农村示范区部署各类物联网传感器及摄像头,利用5G传感系统采集相关数据,为村民及政府提供预警信息,及时有效地应对农村突发自然灾害及公共安全意外事件。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方向

数字乡村建设逐渐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深入挖掘其数智潜能,在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对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未来数字乡村建设需要在以下方向上重点推进:

其一,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数据要素的增长性打破了传统的资源有限性对乡村发展的制约,为乡村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我国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突破口,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数字乡村”概念。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要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数字乡村建设成为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按照《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部署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乡村数字化建设发展路径逐渐明晰。同时,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作。政府统筹、政策指引、各主体协同参与的数字化治理格局形成。目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仍然面临不少挑战,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需积极总结有益经验,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发展。

其二,优化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数字经济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数字乡村建设可依靠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变革实现质的飞跃。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因此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并“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近年来,在国家统筹调控及政策支撑下,各地就数字化乡村产业转型进行了多层次的探索,然而落实到农业生产层面的社会效益与技术服务体系尚不成熟,亟待健全。今后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变革的重点方向是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以及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尊重地区与需求差异,在乡村产业结构变革的整体规划基础上,提高乡村社会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其三,积极转变乡村生活方式。网络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转变乡村生活方式,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数字乡村建设的方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群体,如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着力研究并解决的现实问题。

数字技术的普及,将转变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并支撑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乡村地区生活方式变革。便捷的信息化平台逐渐成为农民意见反馈、政治监督的有效途径,打通了农民参政议政、实现当家作主的多样化渠道。要借助数字化宣传普及真正实现农民对政策体系、发展规划的理解与认可,使其客观理性地作出应对,有针对性地根据实际需求获取政策支持解决数字转型难题,成为信息时代有技能、有思想的新农民。同时要提升农民乡村生活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其四,有效变革乡村治理模式。《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日趋完善”。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理念落后、方式单一、体制机制不完善,运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模式变革是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的内在要求。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受到政策执行与基层实践的高度关注。

数字化技术为乡村治理创新及转型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能否有效变革乡村治理模式成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首先,要着力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夯实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其次,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治理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最后,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形成多元共治局面。

本文来源:人民论坛,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杜焱强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注:本文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编号:IAED-01-2023)阶段性成果】

聚英云农logo
邮箱:service@juyingele.com
电话:010-82899827/1 4006688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金隅嘉华大厦B座412室
聚英云农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