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创新“慧”农 更惠农

文章来源:聚英云农 发布时间: 2023-09-05 10:10:20
阅读:263 次

一个又一个科技小院在京郊落地,带动农村变美,农业变强,农民变富。一批又一批专家团队奔赴经济薄弱村,支援脱“薄”突围,壮大产业,共同富裕。新阵地的打造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奔赴都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持续推动农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生动缩影。

让科技创新“慧”农 更惠农

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越来越注重突显农业科技实用价值,让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智慧翅膀”,为农民带来充足实惠。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6.8%。

京郊大地长满“智慧果”

密云区溪翁庄镇黑山寺村人工湿地里,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在取水采样,为水质做定期“体检”。面前这片小小湿地,是他们打造的“水质净化器”,能将村民的生活污水就地处理。人工湿地每天能处理15吨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在科技小院的支撑下,黑山寺村也成了北京首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示范村。

“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村生产一线,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5月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经在京郊建设了16个科技小院,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的重要阵地,更成为农业科技链接田间地头的坚实“桥梁”。

建设科技小院,只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用农业科技赋能京郊发展的“一角”。追寻着北京乡村振兴特点和京郊实际需求,2023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又启动了京郊乡村振兴科技示范(三期)、京郊特色产业提升与示范、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科技支撑等23个“京郊篇”重点项目。尤其在助力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开展科技短板攻关,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农业微生物创新研究已有4个生防制剂完成国家正式登记样品封样工作,在平谷3个、总面积1000亩示范基地开展相关菌剂试验。针对平谷大桃细菌黑斑病等卡脖子技术,开展生物防治攻关,防治效果提升10%。打造优异种质资源圃,定植优异种苗2000余株及育种5000余株苗木,加速了桃新品种的育成和繁育进程。

“我们还组织了专家蹲点服务,带资金、带技术,确保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下沉到基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春城说。据介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派35个专家、3位第一书记、11位科技书记,成立8个专家团队入驻平谷,还建设了北京油鸡(平谷)资源保种场(二期)、桃产业技术研究院(二期)、10个双百对接基地、20个博士农场等一批展示基地。

薄弱村庄种下“摇钱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对接了79个市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在2022年全部脱“薄”。平谷区镇罗营镇桃园村就是其中之一。

干净整齐的车间,不见一点泥土,栽培架上一棵棵生菜,在不同光谱的LED灯映照下,肆意地向上生长。这里是村子的智能植物工厂“乡里云坊”。“这里的菜可火了,春节前夕就卖出1200个礼盒,有时候需要预订才能提货。”孙艳芹是植物工厂的工作人员,也是这里的村民。看着每斤“少说也得四五十元钱”的蔬菜被抢购,她感慨自己“从没见过能卖得这么贵的蔬菜”。“曾经地里刨食又脏又累,收入‘仨瓜俩枣’。农业发展还是得靠科技。”孙艳芹说。

这科技感满满的富民蔬菜,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驻村第一书记温海峰组织引入的。桃园村位于镇罗营镇最北部,是北京市经济薄弱村之一。对口支援桃园村后,为了尽快摘掉“薄弱村”的帽子,温海峰充分发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技术优势,引来博士团队,带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利用村内两座废弃多年的仓库和早晚温差大、种植水源中含有国际医疗水标准的“钡”元素等优质环境因素,建成国内外高端植物工厂“乡里云坊”,大大提升了村子蔬菜产业的“含金量”。

根据约定,项目投产运营,村集体占股45%,在收益分配之前,村集体每年先从运营公司获得10万元固定收益,实现了“脱薄”目标。在剩余收益的分配上,村集体获得了45%的“大头”,为促进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创造了条件。

靠着农业科学技术,在帮助79个市级集体经济薄弱村“脱薄”后,今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继续在合作村庄里实施科技帮扶专项、双百对接、科技书记、专家工作站等项目。上半年开展实地科技服务累计超过160次,围绕产业发展共推广120个品种、45项配套技术,示范面积2500亩,辐射带动面积4700亩,并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为村庄留下技术骨干。

合作创新共谋振兴路

2016年6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牵头成立了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走过7年,联盟成员已发展到77家,并建立了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发布了《京津冀农业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目录》,打造了分支联盟、京津冀联合实验室、天津市智能农业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团队等20余个区域创新平台。在闭幕不久的2023年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大会上,联盟亮出了359项创新成果。

“现在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实验基地累计引入了我院200余个蔬菜新品种,6项示范新技术和成果,有力促进了我院高新技术成果落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杨国航说。

据了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助力京津冀农业科学技术协同发展的基础上,还助推京蒙东西部协作地区产业发展,深化与河南邓州等对口协作地区产业帮扶工作,走出了一条农业科技合作创新共赢路。

来源:北京日报

聚英云农logo
邮箱:service@juyingele.com
电话:010-82899827/1 4006688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金隅嘉华大厦B座412室
聚英云农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