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不得不说一种比较难防治病害,发病严重时候,会出现瘦弱、矮化、叶片萎焉发黄等症状,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丝瓜种植过程中也会出现根结线虫病,对此,聚英云农总结了该病变的防治措施。
丝瓜被根结线虫为害后,植株地上部生长缓慢,影响生长发育,致植株发黄矮小,气候干燥或中午前后地上部打蔫,拔除病株,可见根部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或根结,剖开根结可见其内生有许多白色细小的粒状雌虫,即根结线虫。
(1)保护地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深翻50厘米,起高垄30厘米,沟内淹水,覆盖地膜,密闭棚、室15~20天,经夏季高温和水淹,防效90%以上。
(2)棚室用液氨熏,每667平方米用液氨30~60kg,于播种或定植前用机械施入土中,经6~7天后深翻,并通风,把氨气放出2~3天后再播种或定植。
(3)轮作发病中的棚室应与葱、蒜、韭菜、水生蔬菜或禾本科作物等进行2~3年轮作。同时也可应用聚英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对室内环境进行在线调节。系统由农业大棚app和负责监测、控制的硬件设备,两部分组成,能够实时远程获取大田或者温室大棚内部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及视频图像,通过APP,还可以自动控制温室湿帘风机、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等设备。
在安卓/IOA手机、PDA、计算机等信息终端登录管理,向管理者推送实时监测信息、报警信息,实现温室大棚信息化、智能化远程管理,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证室内环境处于适宜作物生长的状态下,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为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创造条件,帮助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1.环境实时监控
(1) 实时监测大棚的环境数据,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等参数,监测频率可设置为1-5分钟一次,24小时不间断运行;
(2) 远程查看室内环境信息,以数据表格、曲线图形式表现,数据自动以3秒一次的频率刷新;
(3) 监测的环境参数类型具备增加、删除、替换等功能,灵活选配、更换监测设备;
(4) 具备组态编辑功能,可根据大棚的实际布局动态编辑,在云平台上编辑组态场景,一目了然查看大棚实况;
(5) 监测数据支持传输到接入云平台的LED监控大屏上;
2.智能报警
(1) 云平台具备报警机制,可设置各温室不同环境参数的报警阀值。一旦超出阀值,系统自动触发,向管理者发送示警信息;
(2) 支持多种报警方式,比如云平台消息推送、微信公众号消息推送、现场声光、管理者手机语音/短消息、邮件等方式;
3.智能控制
系统支持手动、自动、远程三种控制方式,三者之间可灵活切换,即时生效,没有时效差。其中,手动控制的优先级最高。
(1)自动控制:在云平台设定大棚的管理规则,即土壤含水量多少时,开始灌溉;室温高于多少度时进行通风等等,设定完成后,由系统自动执行作业,开关控制灌溉系统、风机、顶窗等系统或设备;
(2) 手动控制:在智能控制柜上进行,手动按控制柜上的按钮;
(3) 远程控制:远程登录到云平台上,点击风机、灌溉系统等设备的对应图标,可在任意时间、地点远程控制温室的所有设备;
4.历史数据分析
(1) 云平台自动存储系统的历史数据,包括环境参数、设备开关记录、报警事件等等。其中环境参数的存储频率与监测频率一致;
(2) 支持以时间为条件,查询历史数据,同时可将查询数据导出,导出格式为Excel格式,可打印;
(3) 与农业生产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系统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分析更适合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环境参数,辅助决策;
5.视频监控
支持将海康威视、萤石云等品牌的网络摄像头接入到云平台上,监控视频与检测参数一同呈现、存储,可视频回放、重播;
6.拓展功能
云平台可接入其他物联网系统的监测数据,比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气象环境监测系统、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恒压灌溉控制系统、水肥灌溉控制系统等系统;
云平台具备自定义编辑功能,可对云平台显示风格、组态编辑、设备名称、量程转换等进行个性化设置;
提供系统硬件、农业大棚app软件的定制服务;
(4)必要时选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667平方米1.5~2.0kg,或滴滴混剂,每667平方米40kg,于定植前15天,撒施在开好的沟里,覆土、压实,定植前2~3天开沟放气,防止产生药害,此外也可用95%棉隆,667平方米用量3~5kg或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10~15kg。但要注意防止药害和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