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系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是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愿景的最新概括,是在百年探索基础上对中国乡村现代化的认识升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体现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反映了农民对建设美好家园、过上幸福生活的期盼。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是多层次的、重点任务是全方位的。要立足中国国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我国乡村完成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实现我国乡村现代化从内到外、由表及里、塑形铸魂的飞跃。
从“美丽”到“和美” 我国乡村建设开启新阶段
在乡村振兴目标方面,之前的提法是“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党的二十大新提法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将“美丽”变成了“和美”,虽然仅是一字之差,但反映了对乡村建设的新认知,对乡村建设的理念和目标做出了新的调整。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本质上是对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发展与深化,展现了党在乡村现代化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走向,标志着我国乡村建设新阶段的开始。
从内涵来讲,这个“新”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指向更为明确。瞄准到2035年农村逐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目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更重视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强调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公平可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也强调乡村的就业环境改善,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激发县域经济活力,重视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创造更多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的岗位和机会,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二是乡村建设的中国文化价值导向更为凸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更为凸出乡村文化内核及精神风貌的提升,强调乡村建设由表及里、由形到神的内在有机统一,体现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形态的结合,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协调,实现乡村建设从丰富物质到富足精神的重要转变。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实现三重目标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国家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实践,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领域,涵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既包括乡村建设过程中“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乡村建设过程中“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建设过程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演进的历史进程来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实现三重目标:
一是让农民过上现代化生活。现代化最终是为了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为了让农民能够更好进行自我发展、过上现代化生活。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要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升,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还要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即要同时实现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富足。
二是让农业走向现代化生产。推动传统农业生产走向现代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更是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推动更多现代化生产要素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优化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要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下功夫,在农业经营方式上做文章,在农村产业融合上找出路。
三是让农村具有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支撑。要让农村具备现代化治理能力,关键在于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方法的创新。这一方面要求动员和利用农村各种传统治理资源,充分发挥乡村自治和德治的积极功能,另一方面也要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治理手段创新,践行现代法治文明精神,将乡村自治、德治和法治有机结合,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抓,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其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机制,推动市政公用设施向乡村延伸。重点要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生活用水安全,农业生产用水供给充足;要提高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总里程和建设质量,保障农民出行方便和出行安全;要加大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电力设施充足供给和老旧设施及时改造;要加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要完善乡村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机制,在加大政府税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形成多元化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格局。
其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重点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范围,加强农民生存保障、健康保障、老残保障,建立农民工伤保险保障制度,要重视扩展农村服务保障,积极探索互助养老新模式。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力度,财政支出适度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比例,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投入差距,持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管理机制建设,推动城乡社会保障部门之间、政策之间有效衔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政策权益获取的便捷性。要完善城乡社会保障监管机制,确保城乡社保基金安全。
其三,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要牢牢握住粮食安全这根主线,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安排,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水平。要以种养业为依托,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模式,积极引导乡村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共同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在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强链、延链、补链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为不同类型乡村企业和产业进行公平竞争和优势互补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乡村企业将产品质量提高、品牌铸造和品种培优融合起来发展。要在财政和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政策设计方面进行创新,鼓励地方财政、金融、保险和担保等部门协同发力,增强乡村企业创新的风险抵御能力。
其四,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好农民的政策宣讲工作,讲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惠农政策,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同。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村级文化长廊、文化礼堂、农村大舞台、红色村史馆和农家书屋等建设,拓展农民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要全面提高农民思想观念现代化水平,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改变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引导农民培育和践行主流社会价值观。
要健全和完善基层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强化农民的科技知识素养。要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和家教家风功能,创造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乡土社会。要加大乡村诚信体系建设,进行社会信用建设政策宣讲,提高农民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要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行动,破除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
其五,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创新。要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下移工作重心,狠抓责任落实,巩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快转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理念,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资源整合与协调方面的作用,创新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和新举措。
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积极探索村民有效自治模式,健全乡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体系;推进乡村事务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治理进程,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和传播,让农民学法、用法、懂法,增强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手段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强化农民对道德规范和乡土文化的认同,营造良好的德治氛围。重视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构建乡村信息交互、共享及沟通数字化平台,提升村民数字素养,进行农民数字技术知识普及和推广,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