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作为常见食用菌,在国内拥有广泛的种植规模。金针菇为何长出无头菇?显然这是种植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聚英云农根据客户反馈情况,总结了下无头菇出现的原因与防治。
分类:种植业技术/植物生理学原理与栽培技术
适用范围:不限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
其菌盖停止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直径约为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
这是由于菇场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度过大,抑制了菌盖的生长,此病害多见于环境空气不流通的防空洞、地道等种植场所内。袋栽或瓶栽金针菇,当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转向子实体形成时,即原基出现后,应保持适当通风和给予一定的光线刺激,并降低菇房湿度,这一阶段如果在瓶口、袋口内外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积累过高,氧气不足和缺乏弱光刺激,加上湿度过大,导致子实体畸形生长,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并在顶端不断产生分枝。
出菇场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瓶栽金针菇在子实体原基形成后,首先要进行3~5天的幼菇成形培养,然后再套袋长菇。套袋后每天要上下提动袋子换气1~2次。袋栽金针菇,在子实体生长前期,要立即加强通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可把覆盖物掀开,使菌袋内保持足够的新鲜空气,以促进菌盖的分化和菌柄的增粗。
待菌盖发育正常后再按商品菇的栽培管理方法管理。一旦发现菇蕾生长不正常、菌柄顶端产生分叉并下垂时,要及时清除,重新创造有利于子实体形成的环境条件,仍可正常生长。
为了提升菌菇房的环境控制精细化程度,聚英云农研发了菌菇养殖智能监控系统,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菌菇房管理、监控的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数据化、智能化管理对提高菌菇产量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专门为菌菇生产温室大棚、厂房研发,能实现菌菇养殖生产的全程智能化控制。依据食用菌菇的生长规律自动控制菇房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为食用菌菇的生长创造出最佳的生长环境,大大地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依靠感知设备获取菌菇大棚的温湿度、CO2浓度、设备运转等信息,汇总到云平台上,联动风扇、补光灯、杀虫灯、喷淋机等设备,智能调节大棚环境,确保室内环境始终处于利于菌菇生长的状态下。
支持设备控制功能,可以手动、自动、远程三种方式进行控制,即手动按智能控制柜、自动设定云平台逻辑控制规则(根据温室内温湿度变化情况,设定风扇、通风机等设备的自动启停控制)、远程在云平台点击相应设备的开关按钮,三种控制方式之间可灵活切换,即时生效,实现对室内环境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