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三角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上海)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意味着上海再添1761亩水稻生产无人农场。
自2021年起,历时2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技术团队对1000亩庄行试验站水稻生产基地和761亩位于青浦区练塘镇的科研辐射基地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升级改造,成功搭建了信息感知系统和云平台,改装完成35台套智能农机装备并自主研发了智能灌排工程,实现了水稻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
“一台传统的插秧机,需要3个人共同作业,其中两个人加秧,一个人驾驶,经过无人化改造后的插秧机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作业,大大减少了所需的劳动力。”市农科院研究员杨娟介绍,技术团队对水稻生产基地原有的各类传统农机具如拖拉机、侧深施肥高速插秧机、植保机、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测产谷物收割机、筑埂机、灭茬机、开沟机等都进行了无人化改装,配备上了自动驾驶导航系统、精准作业控制装置。
升级后的无人农机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的人工成本。有了数字科技的“加持”,无人农机在作业时,还能更加精准地把控投入品的使用,有助于化肥农药减量。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无人农机具,市农科院技术团队还搭建了无人农场信息感知系统和云平台。
据项目技术审核工程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魏学礼介绍,云平台可以通过采集土壤、肥力、气象、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对虫情、杂草、作物生长情况做出预测分析,进而辅助生产决策。
云平台还可以实现远程监管农机作业、农机工况,管控无人农机等14项功能。一台电脑,一个屏幕,一目了然,农民只需动动鼠标,便能对无人农场的运行情况“了如指掌”。
传统农业作业模式之下,稻田的灌溉需要人工去田间开关水闸,并依靠经验判断所需水量,整个灌排过程需要人员在田埂旁守候,风吹日晒,奔走于泵房与田间地头。而在无人农场,只需要一台手机,即使坐在办公室里,也可以实现远程作业。
只见市农科院信息所助理研究员刘勇拿出手机,在屏幕上轻轻点击了某处田块对应的控制按钮,经过改装后的水闸阀门就自动打开,几秒钟后,附近河道的水便被引入稻田,开始自动灌溉,同时水量精准地反映在了终端上,可以合理节约水资源。刘勇介绍,这一切得以实现,离不开市农科院自主研发的LoRa智能网关。与三大运营商的信号传输方式不同,LoRa智能网关利用局域网络串联起了云平台、无人值守泵房、管井分水闸、田间智能进退水装置和终端设备,使整个智能灌排运作过程更加稳定。
无人农场的建成提升了水稻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有效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杨娟表示,无人农场的建设和发展使“农民在办公室里种田”成为可能。
下一步,市农科院将把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继续优化完善技术细节,做好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巩固农机具与数据信息安全,为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打造“样板间”,持续发挥上海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道路上的引领示范作用。
来源:东方城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