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助力新疆农牧民持续增收

文章来源:聚英云农 发布时间: 2023-03-23 10:26:46
阅读:159 次

春意正浓,气温回升,中国农业大区新疆的农牧民正抓紧时机,辛勤耕耘。

随着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的应用,以及中国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机制,以农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正取代过去的小农经营,帮助新疆农牧民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

在中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新疆吐鲁番市,农民连日来挖出埋在地下越冬的葡萄藤,搭到架子上,迎来葡萄“开墩季”。但对英萨村村民吾斯曼·阿不拉而言,相比于自家10亩葡萄地,他更操心的是保障合作社175户农户及时用上开墩机。

36岁的吾斯曼是吐鲁番市壹号红石榴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这家合作社现有葡萄开墩、植保、转运、埋藤设备等10余台农机,机械化作业方式能让每亩地节省成本600余元。

“过去两人一天才能开墩1亩地,使用农机一天就能开墩10亩。”吾斯曼说,人工种植葡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还耽误农时,普通农户购买农机即便有国家补贴,但作业完设备又闲置,不合算也不实际,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合作社就像一个大家庭,要带领农民一起种好葡萄。”吾斯曼说。

合作社成立之初并不顺利,缺钱缺技术,但中国长期推进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机制发挥了作用——湖南省负责对口支援新疆吐鲁番的发展。

2020年,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队干部、吐鲁番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杰调研后决定:湖南援疆资金投入40%,国家农机购置补贴30%,农机合作社再投入30%,让农户都能共享葡萄种植农机设备。

两年间,吐鲁番市葡萄机械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2022年,机械化作业为全市葡萄生产节本增收1.2亿元。壹号红石榴农机专业合作社去年葡萄销量超1200吨,利润达26万元。合作社农民沙拉木·巴拉提说:“相信合作社能够继续壮大。”

想带领农民种好葡萄,先得自己技术过硬。吾斯曼在书本上学、找师父学、到其他省市学。来自四川的72岁菜农董应成是吾斯曼的“师父”,“吾斯曼这小伙儿特别踏实,不懂就问。”董应成笑着说。

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帮助协调下,吾斯曼还参加了由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专业培训,并将所学带回吐鲁番。“上海那边的合作社,用电脑控制浇水,数字化和机械化程度高,生产、加工、养殖实现了一体化发展。”

英萨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于银山说:“合作社为农户带来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动村民了解并认同先进的生产生活理念和方式。”

新疆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随着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日益多元,不少牧业合作社活跃起来,生产优质特种乳制品,带动牧民显著增收。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阿克苏乡的哈萨克族牧民有骆驼养殖传统。乡党委委员都慢别克·苏力旦介绍,目前全乡养殖约3600峰骆驼,有9个骆驼养殖、驼奶销售合作社,107户牧民参与挤奶,合作社集中养殖、收集驼奶,由企业负责销售,牧民从中分红。

“原来每峰骆驼日产奶量1.5至2公斤,通过‘牧民+合作社+企业’养殖模式,日产奶量最高可达3公斤。”都慢别克·苏力旦说。

今年3月,驼盟集团特色乳产业园开园,并在阿克苏乡建立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指导当地牧民和合作社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饲养骆驼。从事食材供应链生意的邱成专门从中国东部的苏州市来此考察驼奶产品,“驼奶能满足消费者尝试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10年间,新疆平均每年增加合作社2000余家,涵盖领域从种植养殖不断拓展,逐渐形成粮棉油生产、农机、植保、民间工艺、旅游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多元业态发展格局。

来源:新华社

聚英云农logo
邮箱:service@juyingele.com
电话:010-82899827/1 400668840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金隅嘉华大厦B座412室
聚英云农微信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