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稳步改善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引进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植物保护方式。在植物保护领域,这些技术信息系统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措施,对促进新型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工作中,可以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可靠及时的科学数据和气象数据,趋利避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智慧农业气象设施之一的农业气象站,它是现代农业发展逐渐融入科技化,与传统的“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时代变得与众不同,农业气象站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气象变化的实时监测,能够提醒广大农业工作人员做好气象灾害防范的工作。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从2009年开始大量建立自动化农业气象观测网络,大力推动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的发展,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9-10月份是秋粮生长的关键时期,秋粮能否丰收,现在的关键就是看防灾减灾。因为我国属于农业大国,而且现代农业发展朝着智慧农业的发展,智慧农业系统在农业发展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农业气象站为现代农业助力,是智慧农业的气象设施。
夏季正是雨水增多的季节,过多的降雨量对于农作物生长是不利的,想要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在北方应该注意防范农田渍涝灾害和局地强对流,做好玉米等“防倒伏”工作,降低不利天气造成的损失。
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和特点,可以看出,目前农业上常见的气象灾害是由异常水分因素引起的:干旱、洪涝;温度造成的灾害:低温冷害、霜冻灾害、雪灾、高温热害;还有风灾、干热风等。风雹灾害对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内蒙古地区和西南东部地区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强对流天气对这些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低温冷冻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湖北、内蒙古等地区,这些地区要注意低温的防治,可以选择种植耐寒性强的农作物,减少农业损失,减少农业损失。
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农业种植中都有农业气象站的身影,农业气象站主要的作用是用于监测农业种植中气象要素的监测,通过对于农业种植气象要素准确的监测,为农业生产管理工作,可以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可靠及时的科学数据和气象数据,趋利避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农业气象站的标准配置为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光照强度、雨量6类气象要素,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来增强相应的观测项目,例如气压、二氧化碳、土壤水分、土壤盐分等,农业气象站功能全面,不仅监测的气象参数全面,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监测,并无线传输检测数据,远程就能查看气象数据,及时了解农业小气候的变化,有助于相关部门展开气象分析,规避风险,把气象带来灾害损失降低。
从全球气候变化来看,极端天气事件逐步增多,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此,想要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必须加强气候观测工作,满足了农业领域对气象观测的专业要求,实现对农业气候的科学观测,农业气象站的应用,不仅扩大了气候观测的范围,还提升了气候精细化服务水平,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带动了各特色种植产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