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其核心要义在于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效率。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向前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持续深化,由此带来的新要素、新方式和新变革,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新局面、新机遇和新发展。为此,须明晰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找准助推农业强国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数字经济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正当时
第一,数字经济引领的产业革命契合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要求。一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深入的同时,现阶段我国仍有近5亿人口在农村,带动如此大规模人口实现现代化任重而道远,迫切需要依靠数字要素融入农业农村生产过程,填补迁徙人口留下的要素投入“空白”,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来加快现代化步伐。
二是我国国土面积广袤,要素资源具备总量优势的同时,也存在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在不同禀赋条件下开启新一轮现代化进程,有赖于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探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化路径,全面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是农业作为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交织,离不开生态环境的载体支持,在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推动转型发展,重在强化对农业农村经济活动的精准管控,有必要通过数字化手段确保治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动态性,走出一条生态文明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第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39.8%,较2016年提升9.6个百分点,近5年年均增速达到15.02%,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二是数字经济向农业农村持续渗透。
“十三五”期间,数字经济在第一产业的渗透率提高2.7个百分点。农业农村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0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1.3%,2020年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达到22.5%,全国范围内建设9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省,部署117个数字乡村试点,认定316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三是数字技术在农业场景的运用逐渐丰富。诸如农业物联网、遥感农机设备、自动巡检机器人等一批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数字+农业”发展,为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先进技术装备的支持。
助推农业强国建设的四大着力点
第一,加快数字要素转化创造新价值。加快数字价值化进程,充分发挥数据在农业农村生产中的作用,把数字要素切实转化为产出价值。
一是构建可溯源的数据体系。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广泛采用“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元化合作形式,加快小农户融入大数据网络步伐,依靠“互联网+大数据”的媒介和载体,集成农资采购、要素施用、收获统计、交易信息等为一体的系统性数据采集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数据的可溯源性,生成颇具价值含量的数据资源。
二是加快农业数字云的建设。构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相结合、公益性与盈利性相结合、生产性与生活性相结合的农业数字云服务平台,强化数据安全治理、规范数据要素交易、营造数据流通环境,分类分级制定差别化的数据交易机制,提供高质量农业经营、高品质乡村生活所需的大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
三是发展社会化的数据服务。推动农业领域的专业化、社会化数据服务经营主体的发展,在农产品生产的品类筛选、规模布控、成本管理等方面,提供高效、精准和可操作的数据分析服务,促成农业生产现代化转型。
第二,强化数字技术嵌入形成新模式。推进产业数字化步伐,把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入农业全产业链,以创新驱动的新模式推动农业强国建设进程。
一是加大数字技术装备投入。推动农机研发与投入的数字化转型,针对不同地区禀赋实际,开发适应农业场景的智慧化农机产品,加大多光谱无人机、智能旋耕条播机、智慧无人收获机等数字技术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现作业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和产出高效化。
二是强化智慧农业网络研发。加快物联网技术向农业生产领域的渗透,借助植入数字农机中的传感设备实时加载数据,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的智慧系统管控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基于全域全产业智能管理平台,衔接包括要素投入、生产过程、流通仓储、产品加工、物流运输等在内产业链环节,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是夯实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通过财政专项资金设置,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农村数字新基建建设力度,在4G网络、光纤入户基础上,进一步推动5G网络和千兆光纤等的建设,做好基站节点布局,推进农村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第三,促进数字产业融合凝聚新动能。强化数字产业化支撑,激活数字产业与现代农业的衔接点,通过产业融合有效支撑农业强国建设。
一是鼓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畅通支付渠道,提供普惠贷款,丰富保险产品,创新农业领域绿色金融产品,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转资本,资本生资金,以在线式、便捷式、高效式的金融服务供给,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拓展电商直采、直播售货、社区团购等多种形式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布局农村地区物流网络和仓储平台,简化流通环节,节省运输成本,通过多元化的数字平台建设,实现农产品产销有机衔接,带动农村居民收入快速提高。
三是强化数字文旅产业带动。充分发挥 “数字+旅游”“数字+文化”等新业态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开发农事活动直播、VR乡村旅游和云上农业会展等场景项目,丰富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基于数字远程设计和新媒体的营销,立足不同地区优势资源,打造差异化、特色化、价值化的农业品牌,强化品牌效应,增强传播力度。
第四,推动数字治理深化建构新机制。以数字治理为核心推动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在调控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协同作用,建构支撑农业强国建设的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数字化的政务体系。建立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支撑的政务云,把农户土地确权、生产经营、信用征信等信息整合为可读取、可调度、易使用的结构化数据,提高办理行政审批、贷款抵押、产权转移等事项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行政服务。
二是广泛采用数字调控技术。加大卫星定位、遥感系统、远程运维等数字调控技术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应用,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与利用优化,有效监督和管理农业面源污染,切实保证农作物产量与结构满足粮食安全要求。
三是强化数字农业发展保障。分类制定数字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强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引导,促进数字技术领域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数据库信息,借助远程培训等数字化手段加大人才培训的覆盖面,在农村地区推广数字经济知识,营造数字农业发展新局面。
本文来源:光明网-科普中国 ,原标题《数字经济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双翼》,刘晗 作者系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产业经济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