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脱贫村民彭铁保将自家的250公斤橘子卖给了当地供销社。今年,彭铁保家仅销售桃子和橘子已收入超3万元,向致富路上迈进。
油溪桥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如今全村乡村旅游、种养产业有声有色,村集体资产超亿元,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秀美画卷。
同油溪桥村一样,湖南其他脱贫村也在乡村振兴路上迈开了大步。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湖南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压紧压实责任,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明显成效。
压实责任、校正偏差,一级带着一级干
今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划重点”。
强化组织领导。省领导率先垂范,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方案,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全会、全省大会进行安排部署,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立梁架柱。分别召开五级书记抓有效衔接座谈会、对口帮扶专题推进会,为全省干部群众“上紧发条”,击鼓催征。16名省级领导联系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示范创建县,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以问题为导向,及时较正偏差。今年,省委组织部调整撤换359名驻村帮扶队员,约谈9个驻村帮扶问题突出的派出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纪委监委紧盯防返贫监测帮扶领域作风问题,实施重点监督、挂牌督办、直查直办、约谈问责、通报曝光“五个一批”措施,及时解决问题、较正偏差。
一级带着一级干,乡村振兴聚合力。湖南出台关于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指导意见,支持脱贫地区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省40多个部门和单位纷纷出台支持意见,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壮大立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建设等方面,对15个重点帮扶县给予大力支持,形成“1+N”政策体系。
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湖南相继在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管理、驻村帮扶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实施方案。
今年,省本级衔接资金预算安排继续保持增长。全省分层分类培训乡村振兴干部22万人次担当“领头雁”,引领乡村新变化。
强化监测、分类帮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今年,湖南遭遇罕见持续干旱。为防止旱情影响脱贫群众收入,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变身“找水达人”,带领群众寻找水源,稳住生产,保障收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湖南强化监测帮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决守住底线。在全国率先创建省级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推行监测预警信息化管理。对易返贫对象实行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今年,湖南强化因户分类施策,提高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精准度。在精准监测的基础上,开展分类帮扶。根据脱贫户收入水平、发展能力,分高质量脱贫户、稳定脱贫户、重点监测户、兜底保障户4类,实施“套餐式”帮扶。
持续促进脱贫群众增收,消除返贫风险。今年,湖南出台“十条举措”,突出强化稳岗就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旱情影响;出台“八条意见”,强化产业带动,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做好稳岗就业。湖南走出了“五个一批”的好路子,即通过深化劳务协作稳定一批、强化就近就业吸纳一批、聚焦回流人员转岗一批、关注新成长劳动力帮扶一批、落实就业政策支持一批,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省脱贫群众务工规模、易地搬迁务工人数均超过2020年底水平,全省脱贫群众务工总数达250余万人。
强化产业带动。湖南将脱贫产业融入全省产业大布局,紧贴市场,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打造粮食、畜禽、蔬菜、油料、柑橘、竹木等优势特色千亿产业,规划形成12个核心产区产业集群,在每个市州建设1个巩固脱贫成果产业园,全省脱贫产业接续梯次发展。
“湘伴而行”、乡村和美,乡村振兴景色日新
今年11月3日,在“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提出9周年之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及回信过的全国24个村党支部书记(原书记、第一书记)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共同发出乡村振兴十八洞倡议——跨越山海表心声,乡村振兴携手行。
乡村振兴携手前行。湖南大力开展“湘伴而行”“万企兴万村”等产业协作行动,依托省内对口帮扶为每县建设1个产业“飞地园区”,组织引导三一重工、蓝思科技等150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湖南持续开展“一市十县百镇”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及示范村创建,大力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和“同心美丽乡村”建设。在韶山至井冈山铁路沿线,以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重点,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点,建设湘赣边美丽走廊。
大力推广清单制、积分制、屋场会等乡村治理经验做法。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蔚然成风。
今年,汨罗市、娄星区、浏阳市、赫山区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市、区)。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