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镜头,守护一方平安,让治理包罗天地、乱象无处躲藏;一个平台,汇聚所有信息,村中大事小事尽在掌握;一部手机,完成所有公共服务全流程办理……随着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渝北广大乡村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展现出一幅幅乡村智治新图景。
数字化赋能,为提升治理能力提供科技支撑,也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方法路径。
近年来,渝北区把推动“乡村智治”作为健全党组织领导“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积极抢抓大数据智能化历史机遇,依托仙桃国际大数据谷集成创新人才、智能技术、智能产业等优势,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领域的智能化应用,积极探索基层数字化治理新模式赋能乡村治理,有效破解了乡村基层治理管理难、办事难、互动难等薄弱环节。
如今的渝北,美丽乡村和活力数字深度交融,一场火热的实践已然开启。
从“一网管”到“一网通”
三网构筑+融合互促,在线化织密织牢一张网
秋日暖阳,家住牛皇村礼朝屋基的唐仁碧老人坐在自家屋前养神,路旁向外凸出的摄像头分外显眼。“这是村里免费给我们装的,管用!”说起这个摄像头,唐仁碧脸上不禁绽开笑容,“有了这个摄像头帮我‘看家’,东西放在外面不担心;夜里摄像头上还有灯照明,走夜路也不怕摔。”
唐仁碧是渝北兴隆镇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受益者。如今,该镇已实现了数字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广数字乡村管理体系,各村的房前屋后、临街商店、十字路口等区域布局281个摄像头,形成了乡村“小天网”。只需要打开数字乡村管理系统,就能通过安装到位的摄像头,查看各区域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情况。
数字化的乡村治理模式,需要每一个“毛细血管”的严格落实。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渝北从织密织牢一张保障网出发。
据渝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渝北区把构筑乡村智治“地网”“人网”“天网”作为乡村智治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系统谋划和整体设计,已形成乡村治理的“天罗地网”,让治理包罗天地、乱象无处躲藏。
在科学划分“地网”方面,以自然村落、村民小组或一定数量住户(一般按200—300户)为标准,渝北区将农村地区划分为635个网格,全面构建覆盖城乡、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服务治理网格体系;在配齐建强“人网”方面,持续加大农村网格工作经费投入保障力度,近3年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配备网格员609名,各条块下沉人员200余人,开展各类专业培训1000余场次;在补强扎牢“圈群网”方面,则组建了三级微信群1501个,覆盖人群15万余户。
除此之外,渝北区还以深入实施“智慧天眼”工程为载体,织密治理的“天网”。截至目前,全区已建设乡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1.33万个、多媒体显示屏1500余块,实现了农村地区全覆盖布控、无盲区监控、全天候信息传输。
村在网中、户在格中、人在其中,通过三网合一,这里形成了一张严密高效、富有张力的乡村治理网,群众安全感不断上升的同时,乡村治理的基础也在不断优化。
从“一元管”到“多元治”
信息互通+一体指挥,精准化筑强治理主阵地
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不仅让基层服务居民更有温度,也让乡村治理更高效。如今在渝北,大数据智能化进村,促进精细化管理,正在逐步改变以往“一张嘴、一支笔、两条腿”,挨家挨户上门沟通,覆盖率、及时性都不太理想的问题。
“依托乡村治理智慧化平台,村干部点点手机和电脑可以随时掌控全村情况,真是太方便了。”大盛镇青龙村党总支书记黄志说起乡村治理数字化频频点赞。
同样感受到变化的还有村民杨三全。“前几天,我在村里的路上发现有部分建筑垃圾堆放,影响周围环境和道路出行,就通过APP上报至区里的乡村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网,没想到当天就收到了处置反馈。”他自豪地说,自从有了“信息网”,基层治理更精细、更智慧,人人都是乡村建设的参与者。
看得见的变化背后,是更多看不见的数据在全区各部门、镇街间悄然涌动,推动着诉求一“点”就通。
据渝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渝北区整合农村天、地、人“三网”,利用互联网集成数据,高标准建成乡村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网。通过网格员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库对接等方式,全面采集农村地区人口、房屋、特殊人群、基层组织等数据并深度融合,建成乡村综治基础“数据池”。
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累计采集录入11个镇人、房等基础数据66万余条,联通信访、司法、教育、民政等46个行业部门和领域,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联通”的全流程事件处置网络,实现信息实时互通、事件闭环处置。
同时,依托视联网系统,渝北区还搭建起覆盖28个区级部门、22个镇街、353个村居的全时空在线调度指挥的善治指挥链,借助网格员APP等集成终端,搭建起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多元配合、一体处置的可视化立体化指挥体系,为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和服务管理提供全面、及时、精准的信息系统集成支撑。
打破信息孤岛,让数据流通,以数据支撑,这里为乡村治理装上“智慧大脑”,让“智治”力量在乡村治理中不断释放。
从“靠腿跑”到“线上忙”
多元模式+小微平台,实时化服务群众零距离
“乡村治理数字化,跟我有什么关系?”木耳镇金刚村村民戴生友以前总有这样的疑问。直到前段时间,他因为扩展自己的产业基地需要相关资料找到村里,村干部在乡村数字治理信息系统上迅速调取相关数据,精准告诉其村里产业发展定位、支持政策、市场前景时,他才真切感受到乡村治理数字化的“聪明”。
通过多方考虑,戴生友决定在流转80亩土地的基础上,扩展小龙虾养殖基地,开辟乡村旅游体验业务。
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为了谁?渝北用具体实践作答:以数字化赋能,让更多农村居民在社会治理中找到获得感。
据渝北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破解农村地域广、人口多、管理压力大,以及存在的“找人难”“信息传递难”“农民办事难”等问题,渝北区探索乡村数字治理“多元模式”和“小微平台”,让乡村智慧治理更接“地气”、服务群众更加暖心。
通过建设“村村享”智慧治理平台,渝北区整合基层党建、扶贫、产业、乡村旅游、村民信息等数据,建立“村村享”综合服务体系,解决了群众办事门难找、跑路远、环节多、手续繁等突出问题,让村民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到“跑也不出村”,打通了服务群众办事、就业创业、生产生活等“最后一公里”;通过推广“钉钉乡村”数字治理平台,整合便民服务、党务服务、政务服务、公益服务、电商服务、劳务服务、乡村教育服务等资源,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服务零距离”。
同时,推行“积分制”治理模式,将农村环境整治、清洁维护、绿化管护、道路养护等纳入积分管理,村民在线“随手拍”曝光环境“脏乱差”、矛盾隐患等问题,通过“红黑榜”在线监督,让群众共建共参与。
创新基层治理服务路径,数字赋能下,渝北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特征、满足人民期盼、体现渝北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在这里的乡村治理领域正加快成为现实。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