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白城市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创新区建设,系统实施巩固提升、产业振兴、乡村建设、文化兴村、党建引领“五大行动”,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强化责任担当,排查整改消除隐患
强化政治责任担当,同时狠抓问题排查和整改提升,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根本保障。今年以来,白城市积极探索白城特色的乡村振兴创新路径、创新模式,先后出台了10多个系列指导性文件,为各县(市、区)和行业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必要遵循。通过强化包保帮扶、强化宣传引导、强化督导指导,坚持把创建载体作为推进工作的有力举措,不断深化和拓展脱贫成果。同时,坚持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提升巩固成效的重要抓手,对工作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以整改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围绕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县、乡、村以及驻村工作队工作能力,组织开展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示范村创建指标等业务培训14场次,累计培训2万多人次,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聚焦提升“三项工程”,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首先要着眼于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任务。在白城市重点实施的“四网一点”监测、常态排查帮扶、“四叠加”增收三项工程中,累计排查农户29万户70万人次,累计纳入监测262户578人,全部落实了帮扶措施;对全市选取的15个村150户明确了观测村、观测户“10+12”项具体观测内容,并建立有效机制查找不足、推动工作;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掌握脱贫户生产生活情况,并集中开展家庭人均纯收入大排查,摸清底数,落实增收措施;目前,全市18.5万千瓦村级光伏电站正常运营发电,上半年收益6943万元;全市庭院经济发展到25万户23万亩,比去年增加1万户1万亩,落实补贴9356万元;新开发临时性公益岗1423个;全市脱贫户、监测户就业总人数3.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8591人,就近就地务工2.9万人;带动农副产品销售1.5万余件,培育农村“网红”20人,物流进村累计达485个,农产品上行网络零售额达4.7亿元;新发放小额信贷784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帮扶车间累计发展到了35个,计划年底累计发展到39个,已培育完成青年致富能人53名。
规划引领先行,有效推进乡村建设
开展乡村建设工作,科学严谨的规划与切实有效的落实缺一不可。为此,白城市制定了乡村建设村屯规划、道路、供水、绿化等16个专项方案。目前,已开工新改建“四好农村公路”96公里;农村污水治理完成9个村;全市计划新增供水3700人,开发区现已完成新增农村集中供水600人,建立县级统管中心5个;农村66千伏线路已完成前期建设准备;镇赉县2.82万千瓦光伏项目已开始建设,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农村5G站址完工67个;完成395个村屯绿化;每个县已完成1个以收住城乡困难失能、残疾老年人为主的养老机构;6.5万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同时,白城市开展的示范村创建,已完成95个示范村创建收尾并启动了84个示范村创建,规划项目71个,现已开工62个;全市示范创建村清理柴草垛924处、清运垃圾5004吨、治理私搭乱建539处、动用车辆2.7万台次;绿化示范村共完成植树10.4万株,栽种花草6.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838盏;在“干净人家”创建活动中,评选出“干净人家”2914个;建立“爱心超市”61家。此外,白城市在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两类村庄”规划中,启动了镇赉乌兰召村“民俗民宿村”和通榆向海村“乡村旅游村”等特色村庄建设;完成了大安市新平安镇长明村、长河村2个村6个自然屯拆迁撤并工作,新增耕地3057公顷,新建高标准农田1357公顷,搬迁安置农户467户1040人。
推进各项政策落实,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政策和资金,是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基础。白城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实,在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住房保障、饮水安全、兜底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牢牢守住资金安全的底线。今年以来,通过“智医助理”系统累计接诊16.6万人,普及健康知识、健康随访87.6万人次;实行贫困家庭学生网格化管理,确保“零辍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2万余人次;常态化开展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将符合政策的2026户,全部纳入今年改造计划,目前已开工建设2026户、竣工1443户。其中包括脱贫户、监测户1045户,竣工725户;把牢安全饮水达标四项标准,计划新建和修复供水工程500处,目前已完成维修供水工程120处;建立脱贫人口与低保信息共享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截至7月底已将59845人纳入农村低保,3771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开展临时救助4377人次。此外,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白城市坚持围绕建管并重,通过加强资金保障、项目建设、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使用过程监管,强化公益性资产维护,健全完善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做到制度职责明确、管护到位。
来源:吉林日报